智能制造学院(通用航空学院)是学校设置最早、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重实践、讲规范、求严谨为办学特色的教学学院。1993年开始承办机械类专业,2004年试办本科专业,2007年自主承办本科专业。2016年1月,学校决定将原机械工程学院更名为“通用航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24年8月,学校对现有的学科专业、学院(部)进行调整优化,学院更名为“智能制造学院(通用航空学院)”。表1为学院开办专业情况。
表1 学院开办专业情况
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900余人,在编在岗教职员工68人,其中专任教师(含实验指导教师)57人,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17人,博士、硕士学位(含在读)51人,具备双师型双能教师21人,校级师德标兵2人。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校级优秀基层组织2个,校级科研团队2个。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和机器人工程专业在2025年湖北省本科专业监测评估中获评A+专业。建有《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数控技术》《通用航空知识》等省级一流课程,获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承担省级新工科建设项目2项。
学院教学设施完善,具备传统制造、现代制造、智能制造和航空类高端制造等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条件,建有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和荆楚理工学院大学生航空科技创新基地,包含机械工程实验中心、机械工程实训中心和飞行器制造实验中心,总面积4750m2,拥有五轴加工中心、风洞、工业机器人、航空发动机拆装、材料成型等实验实训设备990台套,设备总值近2500万元,承担全校工科类专业工程实训及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任务。
学院科研实力强,是湖北省绿色化工与制药工程重点学科群建设学院之一,学院建设有人工智能与装备制造产业研究院(含荆门市通用航空产业研究院、荆门市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及极端条件材料实验室),纳入荆门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学院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践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院训,注重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好、理论基础扎实、外语和计算机过硬、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有一定创新意识、开拓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全面人才。学院学风良好,建有2个学生社团(航模协会和机器人创新协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平台,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021年,参赛队以全国总决赛第一名荣获第七届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飞行器设计仿真赛项体系类)金奖,2023年再获金奖2项,2025年持续突破获国家级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等奖2项。近三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90余项,位居学校前列,见表2。学院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近年来考研人数居学校前列,见表3。
表2 近三年学院学科竞赛获奖情况
2025年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就业,和全国多家生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湖北航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寒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东风商用车公司、湖北凌云科技集团、中航工业特种飞行器研究所、中航精机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个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近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